Workflow
五星级酒店大逃杀,为什么万豪笑到了最后?
远川研究所·2025-06-06 04:13

2005年,香港文华东方酒店闭店大修,由于意义重大,信奉效率至上的香港人,不惜让恒生指数暂停交 易几秒钟以示敬意。 高端酒店曾是风云际会的话题中心,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国王总统的睡眠质量,左右着上流社会的日程规 划。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舆论场上,曾经贵为地标的五星级酒店们各自黯然,销声匿迹,放眼舆论 场,也就两个群体仍旧执着: 一是拼单拍照的名媛。2020年,一份"名媛群"聊天记录引发全网热议,大到五星级酒店套房,小到二手 Gucci丝袜,人均投入两百元,就能以流水线量产出背景雷同、姿势统一、文案相似的精修朋友圈。 二是热心抄底的煤老板。2023年,金茂威斯汀、君乐城堡等五星级酒店被集中打包拍卖,来自陕西水 泥、原油等实业的老板大展财力,买酒店像买白菜一样爽快。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五星级酒店伴随市场经济萌芽,希尔顿、万豪等外资集团集先发优势成为市场主 导,花了近30年在房地产、地方政策倾斜下驶入快车道。 但在本土酒店冒头、消费结构巨变的冲击下,牌桌上的外资酒店却逐步沦落到边缘位置,翻开各大国际 酒店财报,大中华区无一不是全球业绩的拖油瓶。 万豪是为数不多能挺直腰板的高端酒店之一。今年一季度,万豪业绩大超预期,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