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日报》点名苏超饭圈化,酸了?
首席商业评论·2025-06-17 04:23

《北京日报》发文点评火爆的苏超,指出随着流量飙升,关于苏超的一些风险也随着热度而来,其中饭圈化必须警惕。 苏超,或许是中国群众足球的一点微光。 01 群众体育的胜利,而非"空洞狂欢" 最近,苏超因为太过火爆,还引发了一些争议。 第一是全民参与的低门槛设计。 10元门票、免费直播、业余球员主导(教师、快递员、程序员等白天工作、晚上练球),打破职业赛事的高冷壁垒,让足球回 归"普通人也能闪耀"的本质。 文里担忧"苏超"在流量裹挟下过度娱乐化、饭圈化,导致其失去公共价值,甚至沦为空洞的玩梗狂欢。 比如网民效仿"超级碗"要求军机飞越赛场的提议,被认为可能偏离赛事核心意义。 不过,在我们看来,《北京日报》将苏超定义为"过度娱乐化的玩梗狂欢",却刻意忽略了其作为群众体育创新范式的核心价值。 这就不得不提到 苏超的爆火,源于三个底层逻辑: 其次有地域文化的集体共鸣。 网友调侃的"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楚汉争霸""太湖控制权之争"等热梗,实则是江苏十三市历史渊源与经济竞争的趣味化表达,是 文化认同的另类建构,而非"饭圈化"。 显然,苏超的核心是"足球搭台、百业唱戏"的群众智慧,本来也不是职业联赛,是群众参与足球赛事热情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