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伊朗霍尔木兹海峡震一震,世界经济抖三抖!
首席商业评论·2025-06-18 03:58

霍尔木兹的蝴蝶效应引发的断链危机。 前言 当以色列F-35战机掠过波斯湾上空,它们的阴影正投射在浙江化工厂的账本、中欧班列的货柜,以及内华达沙漠深处的锂矿上。 01 石油武器再现:霍尔木兹海峡的40小时惊魂 2025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精准打击引爆了全球能源市场。布伦特原油单日暴涨13%,创俄乌冲突以来最高涨幅。市场恐慌的焦点并非伊朗损失 的日均335万桶原油产量,而是那条宽仅21英里的水道——霍尔木兹海峡。全球20%石油海运必经此地,一旦被伊朗封锁,油价将飙升至130美元/桶。 2025年2月伊朗警告"若无法出口石油,将关闭海峡"。 真正的输家是能源密集型制造业。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24小时内宣布削减30%产能——天然气价格每涨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其毛利率就被吞噬2.4%。而在中国 长三角,一家光伏玻璃厂紧急暂停新订单接收:伊朗占全球甲醇产能18%,冲突导致港口储罐爆炸后,甲醇期货价格跳涨至三个月高位,玻璃生产线正面临断供风 险。 这场"石油闪电战"暴露了现代工业的脆弱性: 当一条海峡决定全球30%能源动脉的通断,所谓"全球化供应链"不过是地缘政治的抵押品。 02 霍尔木兹海峡为何如此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