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0天账期”,四个争议问题与解释
远川研究所·2025-06-19 11:10

"60天账期"的倡议提出后,车企不仅纷纷响应,还纷纷表示"我们一直都是60天"。 在各大车企态度坚决的回应中,频繁出现"持续贯彻"、"一如既往"等暗示意味明显的词汇。可见21世纪未必是生物的世纪,但大概率是语文的世纪。 如果结合各家车企的财报观察,现代汉语和现代会计学这两门学科,恐怕有一门出了点问题。 "60天账期"听上去简单,其实许多环节的解释空间非常大。比如"60天"是从发货到拿钱的60天,还是从开票到收钱的60天,或是从开票到收票的60天,是地 球上的60天,还是火星上的60天? 我们列出了相对重要的4个问题,并尽可能为大家专业但通俗地解释: 60天账期,能不能让供应商60天收到钱? 先说结论:比较难。 企业之间的商业交易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来说,在 供货方交付商品/服务 和 采购方支付款项 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环节,造成的间隔即为 账期 。 一般来说,为了与税收关系保持一致,大部分公司都会以供应商的 开票日期 作为账期的起点。但在实践中,这个过程会非常复杂。 我们假设有一家名叫 "毛驴汽车" 的整车厂,从 玲珑轮胎 采购轮胎。玲珑从仓库发货到最终开票,还需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首先将轮胎运送到毛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