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估值重估逻辑
雪球·2025-06-25 07:47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吕执着 来源:雪球 为什么我会提出这个概念 , 因为2025 , 有了一些新变化 , 对比以往的医药行业 , 估值的重 估 , 开始一步步的被证实了 。 一 、 以前为啥不值钱 ? —— 机构 " 不见兔子不撒鹰 " 只看结果 , 不看潜力 : 以前投资机构只认 " 快卖钱的药 " ( 比如III期临床或上市阶段 ) , 觉得临床前或早期管线 ( I/II期 ) 风险太高 , 10个项目可能9个失败 , 算不过来账 。 打个比方 : 就像种树 , 种子刚发芽时没人出价 , 等结果子了才有人买 。 不会算 " 未来的钱 " : 传统估值模型 ( 比如PE市盈率 ) 只看当前利润 , 但创新药企早期都在烧钱搞研发 , 没利润 可看 , 机构干脆忽略早期管线价值 。 二 、 2025年为啥突然值钱了 ? —— 海外大佬来 " 抢货 " 大药企 " 囤货式采购 " : 2025年起 , 辉瑞 、 默沙东等国际巨头疯狂抢购中国创新药管线 , 尤其是早期项目 。 比如 : 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 ( 刚进I期临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