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充电宝安全困局:百元成本是道坎,低价电芯埋下隐患
2025.07. 01 本文字数:3085,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刘晓洁 "百元以下的充电宝?我不会考虑,经济账根本算不过来。"充电宝爆雷后,一位从业者向第一财经直言。 她强调,在认准大品牌和3C认证的基础上,200元以上的充电宝才是更安心的选择,"单是一颗优质电 芯,成本就在50元左右了"。 记者了解到,ATL的电芯价格较高,也会推高成本,这不是所有厂商都能承受的。但爆雷之后,第一财经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优质电芯已成为不少品牌的卖点,一些品牌在主页标明产品用的电芯是"头部品 牌长虹三杰",或者"上市公司亿纬锂能电芯",大部分充电宝原价在200元以上,但叠加国补会有优惠。 电芯作为充电宝的"心脏",成本占比高达50%。综合多位行业人士分析,一个用料扎实、具备安全保障 的充电宝(1万-2万毫安时),合理成本在百元上下。这包括了高品质电芯、具备多重安全防护的主板、 阻燃外壳等。若再计入设计包装、渠道铺设、营销等支出,百元价位段产品利润空间极为有限,容易在关 键用料上妥协。 罗马仕此次出现问题的产品价格一度低至70元。在罗马仕召回风波后,B站UP主@究物研社拆解了罗马仕 两个同型号的充电宝,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