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取消5%限制,交易逻辑变了吗?
集思录·2025-07-02 15:02

2、 ST的壳价值。因为从壳资源角度来说,ST大多属于脏壳,相比于主板小市值的壳,ST的多 了一层保壳的要求、多了一些重组上的限制(比如要解决审计意见、比如立案后要等时间等), 所以其实在并购市场,很容易看到买方开出来的条件里,要求是非ST壳。ST的壳价值,更多来 自于,由于带帽,容易出现相对于主板折价的状态,也就是虽然脏,但是如果便宜,也会有人 要。 3、 ST的低波。天然5%的涨跌幅限制,一方面容易产生虹吸效应,另一方面是激进交易资金的 低风险选择。ST打板是这几年很多资金选择的交易模式,因为打板失败,极端情况天地板,一天 亏10%,其实也就是主板买半路板失败的波动,更何况在A股市场,涨停容易惜售,而跌停总有 人翘板,买卖难度完全不一样。而很多长期ST资金,会选择在一定波动范围内维护股价,波动率 放大后,维护股价的难度也增加了。 4、 ST这次从5cm改成到10cm,在原有成交量限制(单日单账户50w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就 变成了单位成交量需要承担或者吸收的波动率加大了。 关于取消5%限制。 1、 整体逻辑。 这两年,我一直认为,ST、微盘、北交,是同属于一类型的波动标的。他们的周期相似,都依赖 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