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飞飞曝创业招人标准!总结AI 大牛学生经验,告诫博士们不要做堆算力项目
AI前线·2025-07-03 08:26

编辑 | 褚杏娟 你说得对,我们大约在 18 年前就开始构想 ImageNet 这个项目。时间过得真快!那时我还是普林斯 顿大学一年级的助理教授。那时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与现在完全不同,数据非常稀缺,在计算 机视觉领域,算法几乎是行不通的。那时也没有相关产业发展,公众根本不知道"人工智能"这个概 念。 但我们当时的那群人,从 AI 的奠基人 John McCarthy,到后来像 Geoffrey Hinton 这样的研究者, 都怀着一个共同的 AI 梦想:我们真的想让机器学会思考和工作。而对我个人而言,我的梦想是让机 器能够"看见",因为视觉是智能的重要基石。视觉智能不仅仅是感知,它更在于理解世界并在世界中 采取行动。 主持人 :后来很久才出现了一些有前景的算法。直到 2012 年,AlexNet 出现了。那才是实现 AI 的 第二个关键因素:投入足够的计算资源。当你看到你播下的数据种子开始发挥作用,开始取得更多科 研突破时,那一刻是什么感觉? 李飞飞 :没错,2009 年我们在 CVPR 会议上发表了一篇很简短的论文。2009 年至 2012 年这三年 里,我们坚信数据将驱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但当时几乎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