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为什么《永乐大典》会成为阴谋论符号?
虎嗅APP·2025-07-04 10:30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个NG ,作者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公元1403年,白天。明成祖朱棣命人集古今群书,删其繁芜,成一巨典,名曰《永乐大典》。 三千儒臣硕学,昼夜抄录稗官野史、医学方术、农桑杂记、奇技淫巧等。五年后,修成二万二千多卷,装订一万一千多本,供朝廷内部存 用。 修书的先贤肯定没成想,数百年后,这部古代文献索引集,在互联网时代成了《印第安纳·琼斯》电影里的约柜般的存在:既像是征服世界的 钥匙,又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法器。好像得到了它的原本,文明就能开挂复兴。 这种效力,使得它成了支撑"西方伪史论"中最重要的房梁。 那个NG . 用关注决定视界|复杂世界的策展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在中文互联网上冲浪,想必大家多少对西方伪史论有所耳闻。这种学说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展开,中心就是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的 历史全系伪造。 只批判,不解释,黄金定律也白瞎。 批判西方伪造历史,进而宣称他们是落后文明,没法解释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西方文明创造的事实成 就。 因此,为了增强可信度,他们又给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