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也往香江去
远川投资评论·2025-07-14 02:37

2025年刚刚过半,险资已经举牌上市公司19次,接近去年全年,透着一股"钱多得烫手,得赶紧找个踏 实地方搁"的急迫。 而获得险资青睐的这些公司,则大多集中于银行、环保、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清一色估值较 低,手里还攥着厚厚的分红"红包"。与此同时,也顺应了今年资金南下的浪潮,多次举牌港股。 在过去几年的利率下行周期中,保险产品因为高于市场品利率叠加"类刚兑"的属性,受到了投资者追 捧,但由于资产端传统的固收类资产收益也面临着缩水困境,这些资金很快成为了保险公司"甜蜜的负 担"。 这些"聪明钱"的解题思路也很清晰:一种是买红利,一种是买性价比更高的红利。 红利策略的多样性 巴菲特就曾在致股东信当中说道,"盈利的公司有多种处理盈余的方法(互相之间并不排斥)。公司管理层 首先需要检视对现有业务再投资的可能性——提高效率,开拓市场,延伸或改造产品线,再或者拓宽使 公司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护城河[1]。" 言外之意,就是现有业务没什么增长空间之后,企业会通过分红的形式来分配收益,所以 高股息的企业 一般分布于产业发展到中后期阶段的行业。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终端需求旺盛,企业往往更愿意将盈利再投资,同时以散户为主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