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狗都看得懂的世界,AI却还在学!世界模型到底牛在哪儿?
到了30 多年后的今天,人工智能正在经历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的双重爆发,也正式开启了从"工具智能"到"认知智能"跃迁的新纪元。 在这背后,正是神经网络通过类似人类学习的过程,在已知的数据中找到事物的关联性,并进行预测和推演,才构成了实现人工智能的算力基础。 刚巧在前段时间,我收到了一条来自蔚来的神秘邀请,让我去体验他们最新的辅助驾驶,蔚来世界模型NWM的第一个版本。 正是世界模型,将人工智能的能力展现得一览无遗。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37 年前,在孕育了 9 个诺贝尔奖、诞生了 3 万多个专利的贝尔实验室里,年仅 27 岁的杨乐昆接触到了拥有 5000 个训练样本的数据集,和运行飞快的电脑。 第二年,他就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文本数字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系统识别出来的,正是他在实验室的电话号码。 这位卷积神经网络之父,证明了神经网络可以像人类一样学会"看见"。 那么,世界模型到底是什么?和大家所说的端到端、BEV、OCC……又有啥区别? 今天,我们就来用一个视频,和大家好好聊一聊(文字版,给大家附在后面了)。 关注电动车公社 视频号 更多精彩视频不错过 戳开看视频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