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思考 | “隐债问责” ,有何新变化?(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2025-08-06 16:04
文 |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 联系人 | 侯倩楠 摘要 2022 年新一轮隐债化解工作推进以来,财政部共通报 44 起"隐债问责"典例,背后透露哪些信息,2025 年"隐债问责"典例通报有何不同?系统梳理,供参考。 "隐债问责"典例,透露的信息?地方隐债监管力度加强,问责主体深入至区县级 随着地方隐债化解工作进入深水区,近日财政部再度通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2018 年《地 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落地后,2021 年《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的意见》推出,推动新 一轮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开启。政策指引下,2022 年以来财政部共通报 44 起"隐债问责"典例,从中或可了 解地方隐债"症结"以及化债工作推进情况。 2025年"隐债问责"更聚焦政府项目落地过程中新增隐债行为。 2025 年的 12 起问责案例,更关注基层政 府项目建设带来的新增隐债,例如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违规筹资、垫付资金实施高 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地一级开发项目、安置型商品房项目等。 2025"隐债问责"通报典例中,新增隐债投向出现用于支付棚户区改造贷款本息、用于实施高标准农田改 造提升项目等。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