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战到价值博弈:基金经理如何应对汽车、新能源和外卖等行业的内卷?

导语 汽车行业和新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A股汽车行业指数和新能源指数的总市值 分别高达5万亿和3万亿,占到了A股总市值的5%和3%,业内包括比亚迪、吉利、宁德时 代、隆基等龙头企业。外卖行业则聚集了美团、饿了么等耳熟能详的传统玩家,也有京东 和抖音等新入局的巨头。这些行业中,有的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比如汽车消费和外卖服 务;有的则是"幕后功臣",例如为车企提供零部件的企业,以及通过光伏发电为我们提供 电力的新能源企业。 但在当下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漩涡里,这些行业像被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拉锯战,内卷的浪潮 正悄无声息地蔓延,成了绕不开的考验。今年5月23日,比亚迪启动"百亿补贴618"活动,22款智 驾车型集体降价。除了比亚迪以外的其他龙头也纷纷跟进:今年5月奇瑞汽车宣布"百亿厂补"计 划,旗下四大品牌超30款车型集体降价。6月份吉利旗下银河品牌7款车型也推出限时补贴。整体 来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售价下调的新车其降价力度平均 为2.1万元,降价幅度高达11.4%。新能源行业的内卷则藏在产能与需求的失衡里,咨询机构数据 显示,2024年末国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