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破圈·跨海:中国文化出海的新坐标
36氪·2025-08-20 09:31

文化出海的多重切面 过去三年,全球消费市场的兴趣版图正在明显重构。报复性消费浪潮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审慎、更讲究价值匹配的消费选择。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新 兴市场,消费者的关注点正从单纯的性价比转向文化认同、情绪共鸣与可持续体验。 人群结构的变化同样显著。Z世代和α世代正在成为新兴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天然习惯于跨文化内容的"混搭",在审美、价值观和购买动机上比上一代更加 多元。同时,更多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体验付费,愿意在品牌身上寻找自己文化身份的延伸。这种特征也让文化出海从"附带属性"变成了竞争核心。 而从伴行者的角度来看,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的中国品牌,往往具备三种共性:首先,它们拥有高识别度的文化符号。无论是视觉形象、故事原型,还是 价值观表达,都能在跨文化环境中迅速建立感知锚点;其次,擅长把产品功能与情绪价值绑定,让购买不仅仅是理性的选择,而是一种身份或情感的延伸; 第三,具备足够灵活的市场适配能力,能在不同地区进行内容、口味、玩法甚至渠道的本地化迭代。 在这样的筛选标准下,游戏、短剧、新消费正成为高度活跃的赛道:游戏用在地化的叙事和赛事氛围,打造出类似"国民运动"的文化参与感;短剧则通过高 频、强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