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孤儿到30亿美元CEO,一位90后富豪的爽文逆袭路
36氪· 2025-09-18 13:35
以下文章来源于暗涌Waves ,作者暗涌 暗涌Waves . 钱的流向,人的沉浮。36氪旗下投资报道账号。 文 | 任倩 编辑 | 陈之琰 来源| 暗涌Waves(ID:waves36kr) 封面来源 | 《疯狂独角兽》剧照 高速公路上,善迪打开车窗抛洒钞票,只为打动技术合伙人一起创业; 酒店发布会中,不惜下跪才拿到与中国物流公司合作机会的善迪突然得知被剥夺了CEO身份,大闹一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股份从19%稀释到1.9%; 暴雨下的泰国街头,亲自驾驶卡车的善迪被撞昏迷,成群的黄色摩托赶来支援,用塑料袋包好散落一地的包裹紧急送往机场; 晴空万里的一天,善迪下班发现有人把一颗子弹放在车子引擎盖上,还留一张纸条"你的性命只值一颗子弹"...... 这是泰剧《疯狂独角兽》里的经典名场面,也是故事原型人物——泰国华裔企业家、Flash Express(闪电达)创始人李发顺的真实人生。 简述李发顺的成长轨迹就像在阅读一部爽文小说。 13岁父母离异,在孤儿院长大,经常打鸟果腹、偶尔吃一次方便面泡冷米饭就是天堂。为了生存,李发顺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捕捉需求。上学期间靠向 中国留学生卖老干妈、泡面、香烟赚取生活费,甚至自 ...
河南第一高楼,批量制造霸总剧
36氪· 2025-09-18 13:35
在河南荥阳,仍在困境之中的恒大养生谷,售楼处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剧组,有时甚至因为同时进场的剧组过多,场地十分抢手。在河南新郑,一处闲置商 场变身短剧拍摄基地,建成近一年,已拍出大约700部短剧。 以下文章来源于19号商研社 ,作者陈泽旋 19号商研社 . 看透消费,看透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出租售楼处对楼盘来说是一笔 "不错的流水"。 文 | 陈泽旋 编辑 | 黎倩 来源| 19号商研社(ID: time_biz )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豪门千金慵懒苏醒的华贵卧房,可能是你曾参观过的样板间;霸道总裁迈巴赫停靠的公司门口,或许就是你日常通勤路过的写字楼前;反派刁难主角的高 端酒会现场,其实是楼盘配套的豪华会所…… 房地产和短剧的"梦幻联动",正在镜头里悄然上演。 在西安,孚希AI影视产业中心将影视基地"搬进了"写字楼里,这座今年3月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影视基地,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被人们称为西安"小横 店",并创下单日接待10个剧组的纪录。 而在一线城市,面对出租压力的写字楼及产业园,也纷纷向剧组敞开大门,为尽可能增加营收,甚至接受日租或者时租。 站在风口的短剧,为身处逆境 ...
融资数亿、核心技术全自研,这家卫星通信厂商打破海外垄断|潜伏独角兽
36氪· 2025-09-18 13:35
以下文章来源于硬氪 ,作者欧雪 硬氪 . 专注全球化、硬科技报道。36kr旗下官方账号。 国内极少数能同时研制应急通信、卫星 互联网、卫星物联网三大完整系统的厂商。 文 | 欧雪 编辑 | 袁斯来 来源| 硬氪(ID:south_36kr) 封面来源 | 企业供图 当人们还习惯于将目光投向"星链"等明星公司时,一批中国民营企业正悄然攻克关键技术,撕开曾被西方产品垄断的市场。 位于南京的控维通信便是其中之一。公司专注卫星通信产品与运营服务。主要产品包括卫星通信网管系统、便携式卫星通信终端,车载、船载、机载、物 联网终端等,高轨、低轨均可兼容。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内极少数能同时研制应急通信、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三大完整系统的厂商,在国内高通量终端市场占有率第 一。 控维通信成立于 2017 年,创始团队源自军工体系,具有丰富的卫星通信技术积累。成立仅一年,控维通信就基于自研的调制解调与卫星网管算法,推出 首款全国产化卫星通信终端,并实现批量化生产。 目前,控维通信已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科创星、高科新浚、中信聚信等国有背景基金与一线市场化机构,融资总金额超 2.5 亿元,并正在推进新 一 ...
中信证券9月18日全情报分析报告:「分析美联储降息对港股市场影响」对股价有积极影响
36氪· 2025-09-18 13:35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企业舆情报告 ,作者36氪 36氪企业舆情报告 . 舆情大数据,帮你看清市场全貌、看懂涨跌原因。 中信证券 公司日报 来源| 36氪企业报舆情报告(ID:EV36kr) 中信证券9月18日放量下跌2.21% 28.35 -0.64 -2.21% 昨日收盘价28.99;当日收盘价:28.35 当日开盘价29.01;交易量373.00万手 换手率3.06%;放量幅度0.23% 3日涨幅 -4.19% ;5日涨幅 -6.53% 成交额:107.13亿;总市值:4201.63亿 截止9月18日,此事件匹配的到全网舆情信息总量为 166条 ,正面信息 116条 ,占比 69.9% ,负面信息 0条 ,占比 0.0% ,中性信息 50条 ,占比 30.1% , 事件舆论呈现出较为正面的倾向 。 |渠道传播分析 该事件全网传播篇次为 166 条 ,事件主要传播渠道为今日头条平台,传播篇次 5条 ,占比 3.01% 。 较过去一年的平均收盘价 +0.01% ;较过去一年的日均交易量 -0.98% "中信证券分析美联储降息对港股 市场影响"舆情分析 中信证券指出,美联储历次降息对港股短期提振效应显著,除20 ...
刚刚,梁文锋发Nature了
36氪· 2025-09-18 10:18
Core Viewpoint - DeepSeek's R1 reasoning model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cognition by being published in the prestigious journal Nature, marking a milestone in AI research and transparency in the industry [4][22][36]. Group 1: Mode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 The DeepSeek-R1 model, developed by Liang Wenfeng's team, is the first mainstream large language model to undergo peer review, breaking a significant gap in the AI industry [4][11][22]. - The model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open-source reasoning model globally, with over 10.9 million downloads on Hugging Face [4]. - DeepSeek-R1's research addresses a major issue in AI, enhancing reasoning capabilities through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out relying on extensive human labeling [14][16]. Group 2: Transparency and Peer Review - Nature's editorial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s in clarifying how large models work and ensuring their performance aligns with vendor claims [24][25][34]. - The peer review process for DeepSeek-R1 involved eight external experts who provided over a hundred specific comments, enhancing the paper's clarity and credibility [26][29][34]. - DeepSeek's commitment to transparency is evident in the detailed disclosures about model training and safety assessments, which are crucial for mitigating risks associated with AI technologies [11][18][36]. Group 3: Safety and Data Integrity - DeepSeek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R1 model, demonstrating its superior safety compared to contemporaneous models [11][18]. - The model's training data underwent rigorous decontamination processes to prevent bias and ensure that evaluation results accurately reflect its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ies [17][20]. - Despite acknowledging potential contamination issues in some benchmark tests, DeepSeek has implemented external risk control systems to enhance safety during deployment [18][19]. Group 4: Industry Impact and Future Directions - DeepSeek's open-source model is position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domestic AI technology on the global stage, potentially setting a standard for research transparency in the AI industry [36]. - The call for more AI companies to submit their models for peer review reflects a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for verified claims and enhanced credibility in AI research [36].
对话上品堂刘旭升:千亿海参市场的「新变量」,鲜炖品类能否打开增量空间?
36氪· 2025-09-18 10:18
有机鲜炖如何重构消费者对海参的期待? 1700多年前,渤海湾的渔民在赶海时,偶然捕获到肉厚体韧的"土肉",通过炙烤的方式完成了海参最早走进人类饮食的历史。 在吴国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里,也有相关记载:"土肉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 这一吃,便是一千七百多年。从三国时期的"炙食土肉",到明清宫廷的"竹影海参",海参的滋补价值被代代相传。东晋文学家郭璞在《江赋》中曾以"土 肉石华"盛赞海参的珍奇。 从古代皇室的御膳珍品,到近代沿海人家的节庆佳肴,海参始终带着"珍贵"的标签。却也始终困在"干制保存"的枷锁里。 没人细算过,那数小时的泡发水中,究竟流失了多少营养;也没人质疑过,高温炖煮后,海参里最关键的海参皂甙、海参多糖、氨基酸等是否还能留存。 直到薛长湖院士团队用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传统干海参经泡发、高温水煮后,核心滋补成分流失率竟超60%——相当于人们花高价买来的海参,近 三分之二的价值都悄无声息地消散在水中。 将时钟拨回到2003年,这种"营养流失"的行业痼疾就已引起上品堂创始人刘旭升的警觉。当时已推出即食海参品类的团队发现,经过多次泡发的海参"不 好吃、没味道"。后来才知 ...
不差钱的腾讯,也开始借钱了?
36氪· 2025-09-18 10:18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财经 ,作者宋婉心 张帆 36氪财经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资本腾挪的教科书级操作。 文 | 宋婉心 编辑 | 张帆 来源| 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时隔四年后,腾讯再次发债,首发点心债。 腾讯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称,于 2025年9月16日,公司已与经办人就根据计划发行本金总额90亿元的票据订立认购协议。于扣除包销费用、折扣及佣金 后,估计发行票据的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人民币89.7亿元。公司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企业用途。 这是腾讯自 2021年4月以来首次以任何货币发行债券 。 一家现金充裕的公司通常不会频繁发债。 此次打破长达四年多的 "沉默",突然计划融资,引发 市场猜测,为什么腾讯突然"缺钱"了? 借新还旧?借债回购? 市场上流行的一种答案是到期债务再融资。从腾讯目前债务管理情况来看,公司有一笔 10亿美元的债券将于2026年1月到期,另一笔5亿美元的票据将 于4月到 期。因此市场有声音认为,发行新债可为到期债务提供再融资,优化债务结构,是腾讯发行点心债的主要原因。 但借新还旧的可能性较低。原因在于,今年 ...
2025产业未来大会圆满收官:于嘉禾之地,共启产业精耕新篇章
36氪· 2025-09-18 10:18
文 | 晓曦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与产业生态正经历深刻重构。技术革命浪潮的持续奔涌与资本市场逻辑的根本性重塑,共同宣告了粗放式增长时代的落幕,以深度挖 掘、协同创新与长期价值为核心特征的"精耕时代"正式开启。 在此背景下,9月11日,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厦门圆满闭幕,本次大会以"精耕时代,潮涌嘉禾"为主题,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达成了深度合作,共同 探索中国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大会旨在搭建政、资、产三方顶尖智慧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推动资 本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革命。 这表明,虽然低空经济融资活跃但基础设施滞后,资本布局需兼顾技术与生态。在"起飞前的'最后一公里'"圆桌环节,光速光合合伙人蔡伟表示,目前,低 空经济领域的投资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投早投小,约40%的投资都投在了天使轮,二是持续加注有规模和订单的头部明星企业,三是投资标的从主机厂开始 转移到上游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会议伊始,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发表"中国产业的未来在哪"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今年一级市场募资端和投资端呈现同比双升态势,投资方向也逐步转 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硬科技领域, ...
一升装的「工地饮料」,成了打工人的营养液
36氪· 2025-09-18 00:19
以下文章来源于三联生活实验室 ,作者tweety 三联生活实验室 . Never Bored 城市Cool Guy生活样本 文 | tweety 来源| 三联生活实验室(ID:LIFELAB2020) 封面来源 | IC photo 瓶装饮料届,也有自己的鄙视链。中男靠东方树叶去油腻,中女只饮三得利乌龙茶减脂,冰红茶也从屌丝饮料飞升为全民国窖…… 可无论什么口味, 1L装大容量的饮料,向来位于金字塔最底端 ,江湖人称 "工地饮料"。 "喝着太齁了,拿着不方便,它只能是外卖小哥们电驴脚下的移动 水泵,工地大叔风吹日晒之后补充电解质的刚需。" 谁能想到, 如今谈糖色变的白领年轻人 ,却把1L的瓶装饮料, 喝成了工位吊瓶 。 白领营养液。 一开始,打工人只是图个便宜大碗,"3块多500ml的小甜水,加1块钱就能喝到1L,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之下,还有谁会这么宠你?" 图源:momo 当其他的饮料们要么涨价,要么减量时,唯有1L装的工地饮料,定价稳如泰山,甚至容量越大越便宜。"团购的时候,有些饮料只要2.9就能拿下,比小瓶装 的还便宜。" 有人质疑,工地饮料总归是不健康的,但上过班的才明白,"咖啡奶茶也不健康,喝得心脏直 ...
寻找A股甲骨文
36氪· 2025-09-18 00:19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财经 ,作者范亮 张帆 36氪财经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文 | 范亮 编辑 | 张帆 来源| 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甲骨文FY26Q1(2025年6-8月)财报发布后,其市值暴涨。驱动因素在于,其披露的剩余履约义务(RPO)已高达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9%。根据市场 消息,这主要来自与OpenAI签订的一份传闻中长达五年、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计算合同。 这笔巨额的算力采购合同,又一次引燃了全球资本市场对算力产业链的信心,A股算力板块随后大幅上涨,并引发涨停潮,多家公司股价创新高。 那么,国内哪家企业最像甲骨文? 为何是甲骨文拿下了天价订单? 甲骨文的云业务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于2016年推出,相较于市场先行者入场较晚。为了实现差异化竞争, OCI从设计之初就将自身定位为"第 二代云基础设施",明确瞄准了高性能计算(HPC)和大规模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等高要求领域,其核心优势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是具备高性价比。 OCI在架构上进行了多项创新,其核心技术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