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失温时为何会感受到“热”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2025-08-31 07:05

所谓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体温低于35度),并 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瑞典的医学研究者统计了 207个致死性低体温病例,其中有63例出现了"反常脱衣"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当核心体温 过低时,大脑对温度的感知和控制能力下降,外周血管异常扩张导致血液涌向体表,产生"虚假温暖 感",同时神经信号传递异常,让人误以为自己很热。 我当然不懂医学,只是想探讨:当经济"失温" 的时候,市场是否也会出现虚假的温暖感?这类错误信 号的传导对经济的伤害有多大? 为何体感温度与实际差距那么大? 经济数据与经济"体感"之间经常会有明显差距。经济数据中不少是滞后的,因为它是对已经发生 过的事件作统计。由于我们观察宏观经济的视野有限,免不了像盲人摸象;同时人又是情绪动 物,会对当今数据给予较高的权重,因此往往导致误判。 我首先想到的案例是日本失去30年。日本经济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就开始陷入到长期通缩 之中,如房地产见顶的1991年,其CPI指数为93.1,到2021年才到年末才到100.1,30年累计 只上涨了7.5%, 平摊到每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