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松成:我国降准优于降息 但降息仍有空间|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2025-09-17 09:23

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国首 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 盛松成 中国货币政策以降准替代激进降息,意在守护银行息差、维系间接融资主 渠道 ,为财政 协同预 留 空 间; 同 时缓 步降 息、 创新 结构 性工 具, 兼 顾物 价、汇率与财富效应,以稳金融促转型。 中国货币政策运用 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主 从2016年以来,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过23次,均为向下调整(降准)。例如,中国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工农中建交邮储)从2016年的17.5%降至 9.0%,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这里指的不只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包括了超储率,但超储率一般都很低。相比之下,2016年以来中国政策利率仅调整 过14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次数更多。 中国以降准为主,而不大幅降息。市场上有一些争论,是否可以大幅降息。实际上市场利率还是在下降的,但降息是逐渐缓慢的,而不是大幅降息。为什 么没有一降到底?原因有不少,其中之一可能是商业银行的息差压力。在2010年前后,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接近3%,有的接近4%。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 行净息差1.42%,创历史新低,而且很有可能会继续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