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场海拔5500米的烟花秀,“炸”出了哪些空白
和讯·2025-09-23 09:10

文 / 高歌 9月22日 零时 六点,"气得半夜睡不着的"李娟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推文——《气得编不出标 题》。 李娟是《我的阿勒泰》的作者,这篇针对"喜马拉雅升龙"事件的 短文 仅有341字,但背后的"强烈 谴责,不胜痛心"迅速引起网友共鸣,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登上热搜。 主办方声称此举是表现"对自然的敬畏",在一条"说明"中简要说明了此次艺术项目所选用的烟花彩 色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且此次燃放等级为V级 ( 最低风险等级 ) ,噪音与光污染均远低于夜 间焰火,避免了对环境和公众的额外干扰。 对于可能受到干扰的鼠兔等小型动物,项目团队通过"盐砖引导离开燃放区",并对草甸、农田进行 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生态隐患。 这份因专业知识匮乏而显得毫无敬畏之心的"说明",旋即被来自植物学、气象学领域的专家逐字拆 解,用科学事实对其证伪。 甚至是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网友也感到了其中的不妥,在被称为是"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燃起漫山 的"可降解烟 花 ",从何体现出对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致敬? 对于一些始祖鸟的用户来说,这场烟火背离了户外品牌应传达的"自然 无痕 "理念,毕竟始祖鸟在去 年年底还在香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