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纷纷退出商超模式
作者 / 张霖郁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土 豆 9月中旬,在一家德系豪华品牌新车型的发布会上,《汽车商业评论》了解到他们已开始削减商超店的数量。 "新店的开店比例上,我们将把商超店控制在20%以下,尽管我们需要商超店曝光,但成本太高,效率又太低。"该品牌的营销负责人告诉《汽车商业 评论》。 2013年,特斯拉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开设了国内首家购物中心直营店,这种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新零售方式,引发"造车新势力"品牌如蔚来、小鹏、 理想等纷纷跟进,在城市核心商圈的购物中心设立体验店或展厅。 然而进入2023年后,这一趋势出现了明显下滑。 头部新能源车企开始收缩商场门店,中小品牌因资金压力缩减网点,消费者的新鲜感也有所下降。 一些高端购物中心发现,"车越来越多,客流却不增反降",曾经炙手可热的汽车体验店模式正在经历降温和转型。 《汽车商业评论》研究了从2019年至2024年各大车企公开的渠道信息,基本的结论是,商超店以及传统车企之前运营的直营模式,其规模正在缩减, 但即便传统车企更多回归到4S店模式,但整个的流程路径也已经发生变化。直面消费者,是本质。 新势力关闭部分商超店 新能源汽车和豪华品牌在购物中心开设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