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还能遗传?南京大学张辰宇/陈熹等揭开运动能力的遗传密码:父亲爱运动,竟能促进孩子的耐力和代谢健康
生物世界·2025-10-07 04:30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长期以来, 运动 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个体行为 —— 它可以增强体能、改善代谢状态、预防慢性疾病,但 其影响也被普遍认为止步于个体本身。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父母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运动习惯, 可能会以 " 非 DNA " 的方式影响下一代的健康特征。这意味着,运动的益处不仅属于自己,也可能 " 写 入 " 后代的生命脚本之中。 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卓越的耐力和高效的能量利用能力曾是生存的关键;而在现代社会,久坐与缺 乏运动却成为常态。尽管运动被广泛认为有益于个体代谢健康,但运动如何将这些有益效应 进行 " 跨代传 递 " ,其分子基础一直是运动生物学与表观遗传学交叉研究的前沿难题。传统遗传学观点认为,遗传信息 的传递完全依赖 DNA 序列。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精子中存在大量功能性的小 RNA 分子 ,尤其是 microRNA (miRNA) ,它们在受精后能够参与早期胚胎的基因调控过程。这一发现为 " 生活方式可以遗 传 " 的假说提供了新的可能。 2025 年 10 月 6 日,南京大学 张辰宇 、 陈熹 、 陈迪俊 团队联合南京医科大学 张涛 ,在 Cell 子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