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杨振宁: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首席商业评论·2025-10-29 04:07

吴帆(左)和作者(右)在杨振宁先生办公室(崔继峰摄) 当一代大师真正落幕,喧嚣的舆论场才终于安静下来。人们才猛然意识到,我们曾用"老夫少妻"的肤浅标签,覆盖了他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 2025年10月18日,一颗照亮现代物理学天空的星辰归于沉寂。杨振宁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当这则消息刷屏时,许多人才第一次真正尝试去了解这个名字背后,除了那段备受瞩目的婚姻,还意味着什么。 于是,我们发现了另一个杨振宁—— 一个在爱因斯坦、费米身旁讨论物理的年轻人; 一个用诺贝尔奖为中国人在世界科学殿堂"破冰"的开拓者; 一个因信中老友说"千里共同途",便用半生去履行的赤子。 从清华园出发,登顶世界科学巅峰,最终落叶归根——这位跨越两个世纪的探索者,用整个生命画下了一个完整的圆。在人类文明的星河中,他留下的不仅是深 邃的科学足迹,更有一份温暖如初的家国情怀。 要读懂这位跨越世纪的探索者,《归来仍是少年——杨振宁传》是一次温暖的相遇,也是一段深情的追忆。 本书由数学博士、青年学者林开亮在杨振宁先生的鼓励下撰写。作者因撰写戴森传记受杨先生赏识,后多次受邀在归根居与先生长谈,结下深厚信任。全书获杨 振宁办公室授权,收录多幅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