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外骨骼机器人下肢训练方式对卒中神经网络重塑的直接影像证据
机器人圈·2025-10-30 11:07
卒中后下肢运动障碍通常表现为患侧皮层驱动能力下降、双侧网络失衡以及运动控制策略依赖代偿化途 径。传统的物理训练虽能提升行为表现,但无法精确调控脑网络结构的恢复方向。外骨骼的出现增强了患 者参与运动的可行性,但临床应用常面临一个关键不确定性:被动步态训练强调运动感觉通路激活,而助 力训练强调增强主动运动参与。两种模式究竟是"互补协同"还是存在"适应性冲突",至今仍缺乏明确的神 经影像学证据。只有揭示下肢训练背后潜藏的皮层重塑模式,才能真正避免康复误区,并将技术进步转化 为有效功能恢复。 研究概述 缴费成功后请务必将 参会回执 发送邮件至编辑部邮箱( cims_journal@qq.com ) 点击蓝字下载参会回执文件: 附件:参会回执.docx 导语 外骨骼机器人因能够提供高强度、标准化、可量化的训练方式,被认为有望突破卒中下肢功能康复的瓶 颈。然而,被动训练与助力训练究竟适用于不同康复阶段还是不同患者类型,这一核心问题长期缺乏严谨 的机制证据支撑。香港理工大学张明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窦祖林教授团队,近期在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