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圈

Search documents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机器人圈· 2025-08-01 11:55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 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文章来源:新华社 如需咨询 商务合作、 宣传推广、 转载开白等事宜,请联系:18355423366 (微信同号)对接。 END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4年报亮点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4年报出炉!谁领风骚看榜单 5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3年报看点:喜忧参半,洗牌加剧 孙立宁院士: 微纳感知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熊蓉教授: 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发展挑战与进展 董凯处长:机器人具身 智能发展趋势研判 打响机器人概念股退市第一枪的为什么是它? 仿生机器人技术新突破:向松鼠学习跨越 复杂地形的智慧 从"破格上市"到市值翻三倍,越疆科技领跑港股机器人赛道 人形机器人 ...
外骨骼机器人火了!能干啥?哪儿能买?贵不贵?
机器人圈· 2025-08-01 11:55
硬核科技、科幻元素、未来装备……一种可以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在今年5月前后火了起来, 很多景区纷纷 在"五一"假期推出外骨骼机器人租赁业务。 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的热潮还没完全消散,新的机器人增长点又出现 了。 用于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记者发现,销售外骨骼机器人的线下实体店非常少,大量的销售、展示、测试环节在线上完成。 真实的外骨骼机 器人应用在哪能看见,有哪些具体作用? 线上热潮:最贵几十万最低几十块 今年的外骨骼机器人热,源自"五一"假期。国内多个景区,不约而同地在当时推出外骨骼机器人服务。这些景 区,除了长城就是山,全部需要向上攀登。"无痛登山""懒人爬山"……类似的标题,在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有 景区自己制作小视频,展示外骨骼机器人在助力方面的实力。 根据泰山景区的数据,仅2025年"五一"假期前三 天,100多台外骨骼机器人已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其中老年游客占比约62%。景区租用外骨骼机器人服务,均 价在每小时几十元。武功山景区租金最便宜,200元可以使用12小时。 随着这波景区宣传热潮,外骨骼机器人的概念也得到广泛普及。有分析报告显示,2025年外骨骼机器人全球市场 规模超过100亿 ...
云逛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800+企业集结,具身智能“霸馆”,人形机器人走进现实
机器人圈· 2025-08-01 11:55
7月26-28日 ,史上最盛大的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AIC 2025) 在上海举办 ! 今年展会以 " 模型应用 +具身智能+智能硬件 " 为特点,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汇聚800多家企业,涵盖40余 款大模型、50余款AI终端产品、超过60款智能机器人,以及8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 规模 创历届之最 ,参展商及展品涵盖模型应用、智能体( Agents)、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硬件、AI+AR眼 镜、AI芯片、智算与AI基础设施等热门行业。 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国内机器人在人工智能大会中的热闹程度 …… 自变量机器人 基于自变量机器人自研的通用具身大模型 WALL-A,机器人"小量"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学会自主制作香囊,不论 是应对周遭复杂的声光环境,还是面向来回走动的人群,抗干扰能力极强。还会根据观众的喜好进行个性化香囊 制作,自主拾取对应颜色的香包和香材内胆。 家务整理区的机器人 "小白"能在未对周边环境进行建模的情况下,通过语义导航功能,拾取地面上的废纸团、饮 料瓶、塑料袋等垃圾。地面整洁后,它还能将沙发上任意位置堆叠的任意状态衣物收纳至脏衣篓。 此外,自变量自研的轮式双臂 ...
腾讯张正友回应具身智能三问:不造硬件、此时开放、人形非终极
机器人圈· 2025-08-01 11:55
做了40年机器人相关研究的张正友,罕见出现在了WAIC的腾讯论坛。 2018年初,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成立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自那之后,作为腾讯首席科 学家的张正友便为实验室定下了一个"十年规划",到现在,正好七年。 近日具身智能燃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作为AI应用大厂,这届WAIC腾讯也有新动作——推出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 Tairos。但对于腾讯来说,其对于具身智能的布局并非仅仅是外界看到的Tairos这么简单,腾讯在具身智能上 的"野心"也随之铺开: 1. 腾讯战略层面如何看待具身智能? 借着WAIC的契机,张正友现场回应了腾讯战略层面在具身智能上的诸多思考。 不做机器狗,但有原型机 他认为,腾讯在WAIC推出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就是向外界明确一个信号: 腾讯的定位是具身智能平台,而非 本体竞争者 。也就是说,腾讯 不直接参与本体硬件的量产 ,不在本体硬件上鏖战,而是聚焦于软件能力不断进 化和开放。 2. Tairos承担了什么角色,为何此时推出? 3. 腾讯会做机器狗之类的具身智能硬件吗? 张正友指出,腾讯更倾向于将自身的能力以平台的形式输出,帮助其他企业在具身智能领 ...
“AI教父”辛顿, 姚期智等科学家:确保高级人工智能系统的对齐与人类控制,保障人类福祉
机器人圈· 2025-07-31 12:26
2025年7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期智研究院,AI安全国际论坛 (Safe AI Forum), 以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办的 第四届AI安全国际对话 (International Dialogues on AI Safety) 中,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 (AI) 科学家齐聚上海, 就 未来人工智能系统可能超越人类智能水平带来的失控风险 , 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 本次会议促成了 《AI安全国际对话上海共识》(以下简称"上海共识") , 首次呼吁全球各国政府及研究人员 " 确保 高级人工智能系统的对齐与人类控制,保障人类福祉 " 。 共识指出,人工智能正迅速逼近并可能超越人类智能水 平。然而,依据现有的系统欺瞒人类开发者的证据推测,具有超过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系统可能在未来脱离人类 控制或被不法分子利用,带来灾难性风险。 因此,全球研究者必须联合起来,确保人工智能系统受人类掌控且符 合人类价值观 。 国内外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领域领军人物,包括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 , 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 (Geoffrey Hinton)教授 , 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 (Yoshua Bengio) 教授 ...
关于举办“2025全国电力机器人高峰论坛”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7-31 12:26
关于举办"2025全国电力机器人高峰论坛"的通知 中机电协〔2025〕45号 各会员及有关单位: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及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智能机器人已在能源、 交通、制造等领域实现应用。特别是在 "双碳" 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推进的背景下,通过深度融合机 器人技术与电力行业全场景需求,构建以电力机器人为核心载体、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全环节的 "智能 巡检-作业执行-状态监测"一体化应用体系,已成为推动电网运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当前,机器人在电力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机器人行业正迎来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的黄金期。为加 速推进电力机器人创新应用落地,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与行业经验交流,在第三 十二届中国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EP Shanghai 2025)期间,由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主办 的"2025全国电力机器人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11月18日在上海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5全国电力机器人高峰论坛 二、会议主题 聚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深化电力机器人场景应用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 ...
机器人公司天链机器人,冲刺A股IPO
机器人圈· 2025-07-31 12:26
又一家机器人企业,向科创板发起冲刺。 7月30日晚,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川机器人")公告称,公司与华安证券于7月25日签署了《四川 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之辅导 协议》,四川证监局于7月30日对辅导备案材料予以受理。 川机器人核心产品为谐波减速机,并有多款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包括足式的T1 PRO、T1 Ultra、T1 mini和 轮式的C1s。 近期,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在密集奔赴资本市场,年内至少已有13家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A股方面, 宇树科技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不过尚未披露上市板块,多位投资人预计其"第一落点"同样为科创板。 与其他"新秀"相比,川机器人早已是二级市场的"熟面孔"。公司成立于2012年,后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 市,现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91万元,同比增长39.81%;归母净利润亏损1427万元, 同比减亏23.95%。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已花落在港上市的优必选,谁又将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拭目以待。 谐波减速机是一种基于弹性变形传动的精密减速 ...
WAIC 2025丨AI商业落地论坛嘉宾演讲干货集锦来啦
机器人圈· 2025-07-30 10:50
Core Insights - The 2025 Wor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ference highlighted the theme "Practical AI, Real Result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AI applications in business and the need fo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4][8]. Group 1: AI Development Trends - 2025 is identified as a critical year for breakthroughs in AI foundational theories, with some technologies reaching world-leading levels [11]. - The core of AI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a "triple helix" model involv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foundational resources (computing power, algorithms, data), with high-quality data being a significant bottleneck [11]. - The rise of AI Agents is seen as a key trend, which will reshap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create new service models, particularly in SaaS companies [11][12]. Group 2: Industry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 The focus o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effective business models, such as the "contractor model" for value sharing, while recognizing uneven industry penetration [11]. - AI's role in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s is highlighted, particularly in addressing challenges like non-standard drawing interpretation, which requires converting data into structured formats for better factory matching [14][19]. - The integration of AI in healthcare, particularly in strok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wcases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precision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62][63]. Group 3: AI Infrastructure and Governance - The necessity for AI governance is underscored, with a call for a systematic framework to manag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AI technologies [47][48]. - The development of AI-specific chips (ASICs) is seen as a crucial trend, with significant market potential projected for the coming years, particularly in the Chinese market [41][42]. - The importance of data quality and governance in enterprise AI readiness is emphasized, with a focus on ensuring high-quality data for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33][35].
报名开启|2025WRC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专场活动虚席以待!
机器人圈· 2025-07-30 10:50
Core Insights -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is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mbodied intelligent agents towards higher levels of autonomy and intelligence [1] - Key components of embodied intelligent agents include high-precision sensors, bionic actuators, edge computing chips, and flexible materials, which directly impact th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robots [1] - The forum will focus on the technological frontiers, common challenges, and application ecosystems of core components in embodied intelligence, inviting industry experts and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supply chain for discussions [1] Forum Details - The forum is themed "Focusing on Core Components to Empower Embodied Intelligence" and is organized by various institutions including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 Scheduled for August 10, 2025, at the Beijing Yichua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enter [2] - The agenda includes expert reports, solution presentations, and roundtable discussions on industry hot topics [3] Industry Context - The event is part of the World Robot Conference, emphasizing the urgent need for high-performance core components in industrial and humanoid robots [3] - Key components such as bionic tactile sensors and flexible drive mechanisms are seen as critical breakthroughs to overcome performance bottlenecks in robotic systems [3]
AI下半场将走向何方?
机器人圈· 2025-07-30 10:50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处于快速演化的关键阶段。"近日,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刘铁岩在2025基础科学与人工智 能论坛上表示,大模型、具身智能与科学智能三者深度融合,构成推动AI加速进化的"知识飞轮"。 当"知识飞轮"真正高效转动时,AI在某些维度上的学习与再生能力可能超过人类。然而,刘铁岩直言,AI发展仍面 临算力瓶颈、数据枯竭、评测滞后等一系列结构性挑战。 本次论坛是"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特别活动之一,刘铁岩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汪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石溪分校教授顾险峰、曦智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沈亦晨等多位专家围绕AI的根本范式、算力瓶颈等议题展开 讨论。 面临多重挑战 当前,随着AI迈入复杂推理和多模态理解的新阶段,传统过度依赖堆叠算法、数据的"大力出奇迹"路径已难以再 进一步拓展AI发展的边界。 刘铁岩指出,首先面临的是数据瓶颈。他表示,作为大模型必不可少的"养料",数据短缺制约其发展,尽管业界 尝试拓展多模态输入、合成数据生成、交互数据采集等方式,但仍面临质量、成本和验证机制等挑战。 "当前AI系统普遍面临模型智能水平持续提升,其推理能效却不断下降的矛盾。"汪玉指出,Token(词元)是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