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烘焙,怎么就成了全国最卷市场No.1?
有人说,中国的烘焙地图里有两个极端: 一个是"还在排队买脏脏包"的小城;另一个,是"连吐司都能分出九种哲学"的上海。 全国33.8万家烘焙门店,上海独占8000+,平均每1.7公里就有一家烘焙店,可谓"遥遥领先"。 数据来源:赢商大数据 统计范围:全国1-4线城市5000+项目的品牌数据 当然领先的不仅是门店数量,还有流行度。在别的城市,面包是食物,是消遣;在上海,它是一种 身份、一种信号,甚至是一种生活社交货币。面包界的"鄙视链",从这里发芽、蔓延,再一次次刷 新全国的流行。上海之于中国烘焙行业,就像耶路撒冷之于西方。 我们近期刚写完上海乃至中国初代法式面包房静安面包房的退场: 顺便就借着这个热度再讨论一下——为什么是上海成为了全国烘焙卷王之王?为什么总是上海? 上海成为烘焙行业风向标,也并不是偶然。从发展历程看,其的确有着深厚的烘焙发展土壤。上海 的烘焙历史大概可以分成四个章节——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味道,也藏着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变 化。 第一阶段:启蒙期(9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烘焙行业刚刚苏醒。空气中弥漫的, 是本土品牌的奶油甜香,与市井巷陌的 温暖烟火气。 那时的市场,是凯司令的栗子蛋糕、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