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为何迟迟无法上车
36氪·2025-11-03 09:34

36氪汽车 . 看懂汽车产业新百年。36氪旗下智能电动车产业报道公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汽车 ,作者樊舒琪 固态电池仍是期货。 文 | 樊舒琪 编辑 | 李勤 来源| 36氪汽车(ID:EV36Kr) 封面来源 | IC photo 固态电池因其电解质热稳定性高,因而能够兼顾长续航和安全性,长期以来被行业视为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可囿于技术、工艺、成本等多重难题,固态 电池始终未能走出实验室、大规模上车。 不过,近期部分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以及奇瑞这样的车企先后公布了固态电池的研发动态,令行业又看到了固态电池量产的曙光。 10月23日,欣旺达在新能源电池大会上发布固态电池"欣·碧霄",并表示这款产品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与之相对的是,目前主流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 度约在200-250Wh/kg,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是250-300Wh/kg; 这款固态电池的工作温区为-30℃-60℃;循环寿命为1200周。 与此同时,欣旺达还宣称将在今年年底建成0.2GWh的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并已成功开发测试了520Wh/kg能量密度的锂金属超级电池实验室样品。 10月18日,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上,奇瑞展示了自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