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PT-5败下阵,这款中国AI拿下全球第一,众多医生已在用它做诊断
量子位·2025-11-17 13:23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与此同时,慢病患者增多、随访任务越来越重,也让诊室之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难应付。 在多数基层门诊里,一个医生往往要从早忙到晚,患者一拨接一拨。 就在这样的日常困境里,一条政策落地了。 本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其中,"人工智能+基层应 用"被列为八大重点方向之首 。 国家层面还点明: 到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 而将其转化为临床实效,才是真正的考验。政策在推进,临床仍然拥堵;科研在进步,基层依旧高负荷。 基层医生真正需要的AI,一定不是炫技的AI,而是能在临床真正派上用场的助手。 可怎样的AI才能做到后者? 病种繁杂、节奏飞快,查文献、请会诊这些理想中的操作,根本挤不进大夫有限的工作时间。 量子位走访多名专家,得到了一个统一的答案: 能真正帮到中国基层医生的AI,必须同时做到两件事 。 可目前的AI,能在诊中给出有依据、可溯源、不误判的建议了吗?能在诊后帮忙顶住随访的压力、把慢病管得住吗? 最近,不少专家和基层医生,都在使用一个AI系统来把这两件事真正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