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远来了一座新核岛

高达203米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在核电领域并非简单的工程加 减法,它意味着核电站的"新陈代谢"系统迎来技术迭代,也预 示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应用场景正从沿海向近海区域纵 深拓展,为未来核电的产业布局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作者:王雅洁 封图:本报资料室 2025年11月18日上午,山东招远,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 号机组核岛完成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标志着"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 动。 这是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现场的"新装备"——一座高达203米的自然通风冷却塔,在核电领域并非简单的工程加减法,它 意味着核电站的"新陈代谢"系统迎来技术迭代,也预示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应用场景正从 沿海向近海区域纵深拓展,为未来核电的产业布局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喻向东介绍,这就像为核电站装上了"内部循环冷却系统"。它通过那座标志性的203米高冷却 塔,将携带余热的冷却水与大气进行热交换,冷却后的水再循环使用,海水仅作为补充水源。 核岛是核电站的"心脏",是发生核裂变反应并产生巨大热能的核心区域;常规岛则利用这些热能 发电,可类比为"躯干"。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