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执法尺度与边界
icon
Search documents
叼牙线棒开车被罚:撤销处罚只是第一步,规范裁量才是关键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11-14 13:57
11月12日,"男子嘴里叼牙线棒开车被罚"的报道经媒体披露后,迅速引发全网热议。人民网、光明网等 50余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让"交通执法的尺度与边界"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核心议题。 交通执法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严格"与"精准"缺一不可。此次事件的平息,不能仅停留在撤销处 罚的层面:其一,需细化法律条款,明确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具体情形,减少模糊地带,让执法有章可 循;其二,要规范执法流程,强化证据意识和复核机制,避免"主观认定"式执法;其三,应拓宽公众监 督与沟通渠道,对争议执法事件及时、详尽地公开回应,构建良性互动的执法生态。 一根小小的牙线棒,照见的是交通执法的精度与温度。撤销不当处罚是必要的纠错,但更重要的是以此 为契机,校准执法裁量的尺度,完善执法规范体系。唯有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边界,才能既守住交通安 全底线,又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让执法公信力真正扎根人心,为城市交通治理注入持久的和谐与活力。 王安琪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叼牙线棒是否属于妨碍安全行车行为"的界定分歧。支持处罚的网友认为,驾驶 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牙线棒若引发呛咳或掉落,可能诱发交通事故,严格规制所有潜在风险无可厚 非;但更多网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