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理网络乱象

Search documents
【世相百态】 “假官号”层出不穷平台莫当睁眼瞎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19 18:02
其主要原因还是相关短视频平台没有严格履职尽责。《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第十四条明确,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主体责任;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 供者应当建立账号信息动态核验制度。如果短视频平台在账号注册、更名环节加强审核,并经常核验存 量账号信息,这些"假官号"是没有机会鱼目混珠的,即主要原因是平台失责。 另外,被假冒的官方机构未发现"假官号",也没有进行维权,客观上纵容了"李鬼"乱象。而很多消费者 对"假官号"缺乏甄别能力,没有辨认官方认证的"蓝V"标识,就容易被误导。所以,治理"假官号"需要 各方合力,消费者发现后要勇于举报,官方机构要及时打假,平台要积极受理举报,有关职能部门要加 强监管,如此一来,就有望形成"人人喊打"局面,使"假官号"无法立足。 冯海宁 短视频平台上,"××文旅推荐""邮政官方直播间"等账号层出不穷,简介标注"官方"、头像使用机构 LOGO,主页却充斥带货链接与问题商品。近年来,仿冒官媒及政府机构账号的"李鬼"乱象愈演愈烈 ——从虚构"文旅局长"人设吸睛引流,到假借邮政名义销售贴牌商品,仿冒者利用公众对权威信息的信 任攫取流量,甚至衍生售假、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