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院隐私信息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部分医院系统凭名字和身份证号就能查他人诊疗报告 医院互联网服务存隐私泄露隐患
Jie Fang Ri Bao· 2025-10-19 23:45
以上海市同济医院为例,记者进入服务号,点击按钮进入"医疗服务"板块,系统提示添加就诊人。记者 点击进入"添加就诊人"页面,页面提示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并在"关 系"一栏中选择添加者是本人还是父母、配偶、子女等。记者尝试用他人身份证号添加就诊人,操作发 现尽管页面提示要填入的手机号需是"所替人员手机号"并"征得本人同意授权验证码",但实际上记者填 写自己的手机号和收到的验证码也能成功,系统并不会验证填写的手机号是否为被填入者在医院就诊时 预留的手机号。不仅如此,关系一栏选择"本人"或者"其他"并不影响下方填写信息。 通过填入姓名和身份证号,记者顺利添加了他人为就诊人,页面显示其为"已认证"状态,且系统自动关 联了该身份证此前就诊时使用的医院就诊卡。因"实名认证的用户可线上查看历史就诊记录",随后,记 者顺利查到了被添加者于2021年在同济医院所做的多项检查的报告以及2021年9月的全套体检报告,并 且还可下载PDF文件。 同济医院的操作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记者又尝试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线上服务,发现 同样可以填入他人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并使用记者的手机号完成他人就诊卡的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