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光谱分析

Search documents
永不消散的光谱
Ke Ji Ri Bao· 2025-07-03 00:52
原标题:永不消散的光谱 面对国家发展的需要,黄本立选择光谱事业作为自己奋斗终身的"主战场",从此将自己的命运与原 子光谱分析牢牢紧扣。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研究条件极其艰苦,关键设备的缺乏常让黄本立陷入"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的境地。尽管如此,他仍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格和非凡的创造力。 黄本立从研究所堆放废弃物品的仓库里"淘"到一个废旧的小型摄谱仪,利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光学知 识和调试技术,将其"变废为宝",并配合过期的感光板,完成了电机碳刷子和电解锌等样品的定性分 析;他还先后建立多种金属光谱测定方法,创制国际公认的"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成功研制出中国首 套原子吸收光谱装置等。 正如他自己所说,"国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就做什么"。从1950年到1986年,黄本立在东北科学 研究所工作的36年里,为国防工业建立不锈钢光谱分析法,助力航空材料研发;为"两弹一星"关键材料 建立钨矿中微量铍的光谱测定方法,创新化学分离与光谱联用技术;在苏联专家撤离的困难时期,带队 攻克高压火花光源技术,实现仪器自给。 6月29日傍晚,中国分析化学领域一颗巨星悄然陨落。我国原子光谱分析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 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黄 ...
沉痛悼念!著名光谱学家黄本立院士逝世
仪器信息网· 2025-07-01 08:21
导读: 我国著名光谱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黄本立教授于2025年6月29日逝世,享年100岁。 1940年,15岁的黄本立先生孤身一人赶到广东坪石求学。 1945年10月,黄本立先生进入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就读,在校期间获得了岭南大学当年的物理系成绩最优奖和华盛顿州立大学捐赠的国际学 生奖学金。 1949年1月,黄本立先生因病休学,并与次年3月毕业。 1950年3月,黄本立先生进入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1950年—1956年)、助理研究 员(1956年—1978年)。 1978年,黄本立先生晋升为副研究员,并担任分析化学研究室副主任。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仪器信息网获悉,我国原子光谱分析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光谱学家、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先进工 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厦门大学教授黄本立先生,于2025年6月29日16时56分在厦门安详辞世,享年 100 岁。 黄本立先生1925年9月21日生于中国香港,籍贯广东新会。1945-1 ...
广东新会籍中科院院士、厦大教授黄本立逝世!系著名光谱学家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1 00:33
1925年9月21日,黄本立出生在中国香港。因父母早逝,他由祖父母抚养长大,曾独自在香港、广西、 广东之间辗转求学。1945年,他考取岭南大学物理系,靠同学的无私帮衬、勤工俭学的"工资"和奖学金 完成了学业。大学期间,他接触到摄影,还曾希望进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集团前身),后来他决 定,"现在不是搞电影、搞摄影的时候,我应该把个人的兴趣先放放",先做国家急需的工作。临近毕业 时,本有机会出国留学深造的他,选择赴东北支援祖国建设,任职于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前身),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55年,黄本立在做光谱分析实验。 6月30日晚,南都记者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黄本立于6月29日 16时56分在厦门安详辞世,享年100岁。黄本立籍贯广东新会,是著名光谱学家、分析化学家和教育 家,我国原子光谱分析的奠基者之一。他成功申办并主办的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是中国光谱分析全面 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ta (3) 黄本立。 在我国原子光谱分析领域,黄本立是公认的开拓者、领路人。他在原子发射、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谱 及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