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籍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全国重要古籍修复机构累计修复古籍445万余叶
Xin Hua Wang· 2025-06-06 01:49
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修复工作是一项与时间赛跑的文明守护工程。记者从6月5日在南京召开 的全国古籍修复工作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包括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在内的全国重要古籍修复机构 累计修复古籍445万余叶。 据悉,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古籍修复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古籍修复人 才从不足百人增加到上千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共33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共51家。 6月5日,《全国古籍保护人员名录·古籍修复师》在全国古籍修复工作会上发布。新华社记者 朱筱 摄 "十余年来,我们的修复人员队伍实现了结构性转换,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支 老中青相结合的修复梯队,古籍修复标准化与科学化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 主任萨仁高娃说。 本次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国家图 书馆出版社协办。(记者朱筱) 这33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由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高校、档案及科研系统等构成。十余年来,各单位 陆续完成了一批重要珍贵古籍的修复,如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南京图书馆藏《天下郡国利病 书》、甘肃省 ...
解锁“典籍里的齐鲁”,山东这样干
Qi Lu Wan Bao· 2025-06-03 03:44
转自:大众新闻 5月29日,全省古籍工作座谈会在聊城召开。来自省直有关部门单位、有关高校负责同志,古籍领域专家学者,各市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文物 局)负责同志,古籍文化创意企业和出版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围绕高标准做好我省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出版、活化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交 流。 山东聊城西南隅的杨氏宅院内,古色古香的"海源阁"就坐落其中。海源阁藏书精善广博,历史上藏书曾经达到4300余种、28万余卷,涵盖经史子集、诗词 歌赋、小说笔记等各类典籍。清末四大藏书楼中,唯有海源阁崛起于北方。在创始人杨以增的努力带动下,杨家四代人前后相继,百余年致力于精品图书 的搜集、保管与整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午,与会同志现场调研海源阁藏书楼、海源阁古籍文化中心,了解海源阁的历史,了解聊城市以强化古籍保护传承活化工作促进城市文化能级提升的具 体实践。 东 《齐鲁文库》第2辑 中宣部出版局有关负责同志在座谈会上表示,山东在系统推进古籍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深化古籍传承利用方面干在实处,"山东古籍工作力度大、举措 实、效果好,古籍工作可持续发展有活力。" 图源:好客山 历史上,海源阁经历战乱,楼阁受损 ...
全面展示镇江三千年文脉 《镇江文库》新书发布会举行
Zhen Jiang Ri Bao· 2025-05-11 00:13
全书规模宏大,收入了许多珍稀文献。其中明代的《万历重修镇江府志》《正德丹徒县志》《隆庆 丹阳县志》等,在镇江当地早已失传,而这次全部得以影印出版;反映清末镇江社会生活的《三愿堂日 记》《姚锡光日记》等典籍只有稿本存世,此次是第一次正式面向大众出版。方志编山水志多达9册35 种,彰显"城市山林"特点;史料编收录军事类典籍30余种,反映了"金戈铁马"的城市品格。 5月10日,大型历史文献丛书《镇江文库》新书发布会在碧榆园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40余位古籍出版、图书文博、史志档案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 见证《镇江文库》发布。 记者了解到,《镇江文库》的出版是对镇江历史文脉最深情的致敬,是镇江建城三千年来最大规模 的文献整理工程。201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镇江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典籍汇编成一部体系完整、规模 宏大的丛书,以全面呈现镇江建城三千年来的发展轨迹。丛书体量为100册,分为方志、史料、学术、 文学四编,共收录590余种历史文化典籍。2019年方志编出版,2021年史料编出版,2023年完成了学术 编和文学编的出版,全过程历时8年。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崇、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凤凰出版社原社长姜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