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Search documents
拱墅区引领老旧小区垃圾回收新风尚
Hang Zhou Ri Bao· 2025-07-08 03:01
68岁的陈奶奶是"银龄课堂"的首批学员,如今她不仅自己熟练操作,还主动当起楼道宣传员。"每 次用积分换完日用品,我就在业主群晒图,邻居们看了都跟着注册。"这种"传帮带"效应,让垃圾分类 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数据显示,骆东小区日均可再生资源回收量从0.1吨跃升至0.5吨,其他垃圾 日产量从6桶减少到4桶,绿色生活方式正成为社区新风尚。 "你看我这'环保金'又能换垃圾袋了!"72岁的赵大爷举着手机,向志愿者展示"墅袋熊"小程序里的 积分。 在拱墅区体东社区骆东小区,这个曾因不会用智能手机而发愁的独居老人,如今成了再生资源回收 的积极分子。这一幕生动缩影,折射出拱墅区创新推行的可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在老旧小区"落地生 根",撬动着基层治理与绿色发展的双重变革。 走进骆东小区,楼栋间悬挂的"党员家庭示范户"标牌格外醒目。在小区党支部书记陈莲英带领下, 32名"环保先锋"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按楼道划分责任区,挨家挨户敲门讲解"墅袋熊"使用方法。"刚 开始很多居民觉得麻烦,我们就先从党员家庭做起,再带动邻居。"陈莲英回忆,试点初期小区参与率 仅12%,通过"党员带头分、群众跟着学"的模式,如今80%以上住户都注册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