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教育

Search documents
中德财政合作项目实施后,衡水湖何以频现“鸟浪”奇观?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27 00:08
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 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驿站。它成为享誉海 内外的一颗"蓝宝石",背后有一段中德财政合作的佳话。 作为中德财政合作"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源保护项目"的一部分,"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以 下简称"衡水湖项目")的实施为这块湿地带来了哪些变化及长远影响?此举又为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保 护和管理提供了什么新的经验和模式?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首 席专家、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张曼胤。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德国政府贷款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是中德财政合作"生物 多样性及自然资源保护"框架下的项目之一,实际利用德国政府贷款1120万欧元,赠款20.5万欧元,配 套资金855万元人民币,实施期为2016年5月至2022年6月。 衡水湖项目主要实施了以下五项内容:一是水管理与水体的生态恢复,包括王口闸修缮、小湖隔堤 生态修复、盐河故道橡胶坝建设等;二是湿地生态修复与管理,包括青头潜鸭专项保护、管理与巡护和 社区参与下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