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Jing Ji Ri Bao· 2025-08-09 03:21
近日,财政部公开曝光了6起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典型案例,传递出严格落实"终身问责、倒查责 任"要求,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的鲜明态度。 (责任编辑:朱赫) 同时,必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在持续高压监管下,一些地区新增隐性债 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不实化债等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影响了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成 效,累积了新的风险。在此次通报的案例中,有的地方通过国有企业举债融资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项目,有的向国有企业借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新增隐性债务,有的规模还特别巨大。之所以存在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是因为一些地方和单位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只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 发,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触碰财经纪律高压线。 从近年来通报的问责典型案例可以看出,尽管手段五花八门,隐性债务终究无法"隐身",相关领导干部 也难逃被查处、追责。在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下,一些领导干部即使已不在其位,仍会 受到严肃处分。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新增隐性债务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各地领导干部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 维,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妥善处置和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