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废墟探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别让废墟探险游走在危险边缘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10-23 07:22
废墟探险视频隐蔽传播违法不良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 定》要求,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 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不良信息。对此,平台要对废墟探险直 播进行必要规范,对主播行为、视频内容进行引导。 别让废墟探险处于监管"无人区"。对于一些"探废迷"热衷的"打卡点",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及时 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还要因地制宜加强对废弃场所的改造利用,让这些废弃的商场、厂房等,得到二 次改造利用。如此才能"化不利为有利",变废为宝,兴利除弊,为废墟探险划定安全边界。 废墟探险不能无视风险,不能游走在危险边缘,践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废墟不是可以随意闯入的"法 外之地",废墟探险也不能"说走就走",探险直播更不能"想怎么播就怎么播"。只有线上线下双管齐 下,疏堵结合,才能遏制城市废墟探险乱象,守护好清朗的网络空间。 近日,有人跟随"城市探险小分队"参与上海一废弃工厂探险,不仅摔进烂泥里还收获满身擦痕。一股名 为"探废"的潮流正在社交平台上悄然兴起,吸引大量年轻人涌入废弃工厂、停诊医院、烂尾 ...
“废墟探险”不能忽视人身安全和法律风险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10-22 16:55
一段时间以来,一股名为"探废"的潮流在社交平台上悄然兴起,大量年轻人涌入城市废弃工厂、停诊医 院、烂尾楼盘……有媒体注意到,社交平台上这样的文章有着充满电影感和猎奇色彩的标题,配上"废 土风"的场景照片,所获流量极为可观。 不少年轻人着迷于废墟探险,并不难理解。除了探险本身的刺激、猎奇,城市发展进程中废弃的一些建 筑或场所,自带时代沧桑感,让废墟探险多了一丝"文艺味"。于是,深入废墟打卡拍照,甚至在里面举 办小型演奏会,这些行为似乎也被作为艺术形式合理化了。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废墟探险还是一类小众 爱好,其中风险隐患很难显现。如今,在流量的进一步加持下,风险不仅被进一步淡化、美化,还让更 多人对此感到新奇、想要尝试,甚至这一风潮还变形走样,成了一些博主添油加醋、装神弄鬼的博眼球 工具。 如果对于废墟探险少点冲动、多点谨慎,就不难发现,已经有不少亲身体验过的网友在一些评论区给出 教训了,其中被提及频次最多的就是"不安全"。2024年更有两起现身说法的事故登上新闻:有游客进入 山东烟台养马岛一栋废弃建筑里打卡拍照,不慎意外跌落摔伤,被困于3米深的建筑物墙缝中间;还有 一名年轻人到网传的某"废弃"火车站打卡拍照,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