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生态化改造

Search documents
打通“梗阻”、构建“水下森林”,我市相关生态化改造“多点开花”见成效
Nan Jing Ri Bao· 2025-05-06 02:4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通过重构流域生态脉络,恢复自然水体流动的连续性,将显著提升水体的 自净能力与生态活力。"高超表示。 清淤泥筑生态,紫金山湖泊重现"水清岸绿" 近日,记者在琵琶湖、流徽湖等钟山风景名胜区水体生态治理现场看到,七八名养护工人正忙着为 岸边和水中植物进行养护及补植,这项持续一年多的生态治理工程将在近日基本完工。 南京城建城市运营集团项目负责人王海峰介绍,库容约9.3万立方米的琵琶湖,因长期未实施整体 清淤,淤积较为严重。同时,其上游共有9个进水口,但出水口只有1个,大量的腐殖质随着雨水等汇 聚入琵琶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湖水氮磷超标,岸边水体发黑,2022年10月的水质检测为劣Ⅴ类 水。而距之不远的流徽湖也是多年未实施湖体清淤,且水生植物种类单一、覆盖面积较少,水生态系统 缺失,水体自净能力低下。 随着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南京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河道生态化改造,通过自然修复和工程 手段,恢复或增强河道生态功能,使其在满足防洪、供水等传统需求的同时,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水 质并增强生态服务能力。如今,不仅越来越多的河道能"畅快呼吸",水质也越来越好。 打通"梗阻",让河水自由"串门" 眼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