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生生物保护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青年报】三代科研人守护一江碧水
7 月 28 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采集的鱼类幼苗样本。中青报 · 中青网见习记者 崔文瀚 / 摄 7 月 29 日,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正在游曳。中青报 · 中青网见习 记者 崔文瀚 / 摄 7 月 29 日,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人工饲养的长江江豚正在游曳。中青报 · 中青网见习 记者 崔文瀚 / 摄 态方面也付出了代价;厂房污水横流、码头砂石飞溅、水质持续恶化。长江"双肾"洞庭湖和鄱阳湖频频 干旱见底,近30%的重要湖库富营养化,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一度达到最差的"无鱼"等级。 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开始全面推进长江十年禁 渔。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动长江十年禁渔?科研人员在长江保护中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十年禁渔过 半,至今成果如何? 遗憾的挽歌 水生生物的历史是一曲满是遗憾的挽歌。 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 状况公报(2024年)》。公报指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长江能有今天的江水澄澈、鱼跃鸢飞、珍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