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绩效挂钩收费模式
icon
Search documents
“1.5%成标配,1%已出现”,VC/PE管理费进入“绩效挂钩”时代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03:57
【导读】降费潮延伸至股权投资板块 曾经被视为行业标配的"2%管理费+20%业绩分成"模式,如今已不再是通用准则,取而代之 的是多元化、浮动化的收费方案。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杨晨 创投行业的管理费体系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 降费潮:从"2%"到"1.5%" "我们目前还坚持'2%+20%'的模式。"华澳资本合伙人欧光耀开门见山。但他也坦言,身边 大部分新设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费已经压到1.5%。 中美创投创始合伙人胡浪涛观察到,部分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费已降至1.5%,个别地区甚至出 现1%的超低费率。 从受访投资人士的反馈来看,管理费比例下调已成趋势。 私募基金管理人(GP)的主要收入来自管理费和业绩报酬。"2+20"是常见的收费模式,主 要是借鉴美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其中的"2"指基金管理人按基金规模,每年收取2%的管理 费,用于支付基金运营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20"代表基金管理人提取基金收益的 20%作为业绩报酬。 事实上,不仅管理费固定比例在"卷",计费方式也在变化。 欧光耀回忆,过去基金常按认缴规模收费,而现在"按实缴规模计算"已成为行业主流。更极 端的情况是"按项目扣款"模式 ——GP需在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