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苦难营销
icon
Search documents
桃李面包广告翻车:营销失控背后的业绩焦虑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9-05 10:55
近日,桃李面包(603866)因一则"毒打"式电梯广告引发舆论风波。广告文案以"五仁不好吃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为卖点,试图 借"情绪共鸣"打动消费者,结果却因"冒犯式营销"翻车,上线仅一天即被下架。9月4日,桃李面包致歉,称广告为内部共创机制产物,未来将进一步完善 审核机制。 然而,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从全棉时代的性别歧视广告,到茶颜悦色的低俗文案,再到"李诞带货女性内衣"的翻车,品牌为博出位不惜踩线"玩 梗",最终却陷入流量反噬的泥潭。桃李面包此番操作,不过是又一次"创意脱轨"的典型样本。 创意不是免责牌,情绪营销不能突破价值底线。桃李面包的广告问题,不在于"五仁月饼"是否好吃,而在于将"生活的毒打"作为消费门槛,把个体的苦难 经历商品化、娱乐化。这种"苦难营销"不仅缺乏对消费者的尊重,更暴露出品牌在价值观层面的空洞与傲慢。 更值得警惕的是,桃李面包将责任归咎于"内部共创机制",仿佛只要贴上"创意"标签,就可以逃避审核责任。事实上,真正的创意营销,从来不是对苦难 的消费,而是对情感的共情。品牌若将"冒犯"误认为"共鸣",将"毒打"当作"卖点",最终只会让消费者用脚投票。 业绩下滑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