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产业

Search documents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一“业”成名丨面包“总动员”!“走”天下也“香”家乡
Xin Hua She· 2025-05-31 23:29
在江西东部的大山内,有一个常住人口不到10万人的小县城,靠做面包走出了20多位亿万富翁、160多 位千万富翁,这就是"中国面包之乡"——资溪。我们熟悉的"鲍师傅""詹记""泸溪河"等品牌,都是资溪 人闯荡中国面包界的缩影。 30多年前,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当时的资溪人渴望着生活能有新奔头。1987年,在资溪县马头山镇 杨坊村长大的退伍军人张协旺在江西省鹰潭市开了一家面包店,取名"鹭江面包店",自此资溪人有了第 一家面包铺子。 外形小巧、外酥里嫩、奶香四溢的小餐包,是资溪面包的代表产品。靠着这样的小餐包,"第一代资溪 面包人"完成了农民到商人的"蜕变"。许多人经过艰难的"几轮"打拼才站稳脚跟,逐渐找到面包生意 的"门道"。 像张协旺这样的"第一代资溪面包人"在经营规模逐步扩大时,通过亲帮亲、邻带邻的方式,一村带一 镇,一镇带一县,使得资溪面包产业不断发酵膨胀。杨坊村也得名"中国面包第一村"。 在资溪面包产业的起步阶段,政府就开始提供小额"面包贷款"。只要有人想去外地开面包店,很方便就 能贷到几千至数万元不等的启动资金。20多年前,资溪县还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县级面包行业协会,为在 外地的面包商户提供法律、资金及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