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考诈骗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内部名额、低分高录、“李鬼”通知书……警惕涉高考骗局花样翻新
Xin Hua Wang· 2025-07-02 13:09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高考前后及招生录取阶段,设计各类骗局,话术与手段不断升级,考生及家长 稍有不慎就可能上当。 教育部日前发布预警,提醒考生和家长,勿信不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未结束考生已收到"作弊"短信 "同学你好,AI监考监测到你在2025年6月8日3:00-5:00英语考试中有斜视偷看附近考生答题卡行为,成 绩为0分。"高考还未结束,吉林、山东、四川等多地的高考考生就收到以"教育考试院"名义发出的短 信,短信内容也高度雷同,都是通知考生因被AI监考发现作弊而成绩"清零"。 警方提示,此类虚假短信往往会附上"如有疑问请致电",利用考生对高考成绩的重视和担忧心理,诱使 考生回电,套取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今年高考确有多地采用AI巡查系统,为考生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但AI系统仅对异常举动和 违规行为抓拍标记,最终判定作弊与否由考点相关人员确认。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信息点将骗术"升 级",伪造出极具迷惑性的诈骗话术。 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声称能够"低分录取"甚至"保送"进入名 校。他们还用"不交钱将被退档"等威胁性话术,给出"低分高录""免试入学"等诱惑性承 ...
高考诈骗来袭!当心“名校培训”“查分改分”陷阱
Yang Guang Wang· 2025-06-12 07:18
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 道,高考结束了,当考生们满怀期待规划未来时,诈骗分子或许正悄然布下陷阱。诈骗分子通过群 发"提前查分"短信,盗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还有诈骗分子会伪装成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用极具蛊 惑性的话术诱骗家长。警方梳理了一批高考之后的典型骗局,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注意防范。 近期,有诈骗人员利用"名校培训""预先录取"等为诱饵实施诈骗。江苏昆山市民张女士就收到某社 交平台弹出的好友申请,点进去一看,发现是自己"女儿"的新号。网络对面的"女儿"称自己要参加一个 所谓的"名校专家"培训班,正在试听,感觉效果很好,需要缴纳"保证金"锁定名额。 昆山市公安局民警李媛介绍:"'女儿'发来了负责报名的所谓'教务处主任'的社交平台账号,张女士 添加后,'教务处主任'提供了《预录取通知书》和收款账户,表示报名参加需要先缴纳3万元的费用, 张女士便尝试进行转账。之后与学校老师电话核实,发现对方是骗子,立即报警。" 民警提醒,切不可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同时,警方发现,在各类重要考试结束到出成绩期间, ...
被AI监测到作弊成绩记0分?多方提醒高考考生谨防诈骗短信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9 08:31
智通财经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高卡即将结束,连日来各地有大量考生收到了"被AI监测到作弊成绩记为0分"短信。2025年6月9 日,多省考试管理部门发文紧急辟谣,郑重提醒高考考生谨防诈骗短信。 近日,多地高考考生收到所谓"XX省教育考试院"的短信,内容基本为"同学你好,AI监考监测到你在考 试中有斜视偷看附近考生答题卡的行为,成绩记为0分,请认真对待后续考试,如有疑问请致电或回 复'1'"等。 针对此类短信,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吉林省教育考试院和海南省考试局等考试管理部门纷纷在官方微信 公众号发布辟谣信息称,这是典型的短信诈骗,教育主管部门和招考机构不会向考生发送此类信 息,"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注意保管好个人信息,收到可疑短信,切勿轻信,不点击链接、不回拨电话、 不透露信息、不转账;有疑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遭遇诈骗立即报警。请相互转告,谨防上当受骗。"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吉林省反诈部门相关负责人员介绍,发布辟谣公告是为了让广大考生及家长提高 警惕及防范意识,起到预警宣传作用。他提醒,考生及家长收到此类信息不要理会,"相关部门不会通 过这种方式去办理",若不放心可拨打举报电话或报警处理。 6月9日下午,中国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