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乙烷和氰化氢形成的新物质)
icon
Search documents
“泰坦”星中无法相容物质竟能混合 为研究生命起源前化学过程提供新视角
Ke Ji Ri Bao· 2025-10-20 09:22
这一突破性发现源于一个未解之谜:在泰坦大气中生成的氰化氢最终去了哪里?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 团队在接近90开尔文(约零下180摄氏度)的极低温下,将固态的氰化氢与液态的甲烷和乙烷混合,并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进行分析。他们发现光谱信号显示出异常变化。 瑞士团队就此提出了一个看似违背化学常识的假设:甲烷或乙烷是否可能与氰化氢形成混合晶体?这直 接挑战了"相似相溶"的化学原则。但最终结果表明,在泰坦的低温条件下,碳氢化合物确实能渗透进氰 化氢的晶格结构中,形成一种被称为共晶的新物质,计算模拟出的光谱特征也与NASA的实验数据高度 吻合。 这一发现具有深远意义。氰化氢在多种生命前体分子的非生物合成中可能扮演关键角色,例如构成蛋白 质的氨基酸和构成遗传密码的核碱基。同时,该成果也表明化学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记者张梦 然) 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火星最大卫星"泰坦"的分 析,取得了一项出人意料的发现。研究表明,在极低温环境下,通常无法相容的物质竟能混合,这一现 象为生命起源之前的化学过程提供了新视角,同时挑战了化学中长期被接受的基本规则,并加深了人们 对太阳系行星及卫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