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5类人群为重症高危人群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7-31 18:50
基孔肯雅病毒并不是非常"抗打",它对高温敏感,56℃加热30分钟即可被灭活;同时它也不耐酸,日常 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如70%酒精、1%次氯酸钠溶液、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等)以 及紫外线照射均可有效杀灭病毒。这一特性提示我们,通过保持环境清洁、规范使用消毒剂及做好防蚊 措施,能有效降低病毒感染风险。 《方案》特别提醒,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预防主要措施包括及时清除蚊虫孳生 地,降低蚊媒密度;个人应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方式驱蚊、灭蚊和防蚊;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 的旅行者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在境外感染基孔肯雅热。 病毒可直接侵入关节 发热、关节痛、皮疹是基孔肯雅热的三大主要特征。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潜伏期1至12天,通常为3至 7天。 其中,发热以中低热为主,部分患者可为高热,可伴畏寒、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 呕吐等,发热时间多为1到7天。儿童病例高热多见,发热持续3至5日。 深圳商报记者张妍 7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官方网站发布《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 版)》(以下简称《方案》)。该版《方案》是在2008年版基孔肯雅热诊断与治 ...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发布(附全文)
财联社· 2025-07-31 08:25
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 平,在2008年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今天发布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诊疗方案指出,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 要特征。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我国伊蚊 分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地传播疫情。 ( 2025 年版) 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 预防主要措施包括 以下为全文: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基孔肯雅热( Chikungunya fever , CHIK )是由基孔肯雅病毒 ( Chikungunya virus , CHIKV )感染 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 征。 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 我国伊蚊分 布广泛,近年来已经发生多起境外输入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