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蒸饼
Search documents
十月行记|天津蒸饼里的快乐密码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10-05 02:04
经济观察报记者 王雅洁 早晨10:30的天津,雾气尚未散尽,鞍山道旁的"中栗华栗子"门口已排起长队。 队伍里多是本地人——穿着睡衣的大爷拎着搪瓷缸子,遛狗的大妈挎着布兜,年轻人边刷手机边向前挪动。 玻璃橱窗后,蒸汽氤氲中,一笼笼印着花纹的蒸饼正出锅。 "要杏儿和巧克力双拼!"常来的顾客不用看菜单,扫码付款的动作行云流水。 这家以栗子闻名的店铺,蒸饼却是隐藏的明星产品。 排在前面的本地居民王大爷说:"这家算网红了,但老天津人更认家门口没牌子的小推车。" 他指了指巷子深处:"我吃了三十年那家的甜咸馅蒸饼,老板连招牌都懒得挂。" 这种随意性恰是天津饮食文化的底色。 图为当地蒸饼店的菜单。经济观察报 王雅洁/摄。 在社交媒体追逐"打卡美学"的当下,天津人依然固执地守着某种"反精致"的生活哲学——食物不必惊艳,但必须妥 帖;日子无需喧哗,自在便是圆满。 发面要用老肥,夏季发酵四小时,冬季则需六小时。 在这座被戏称为"最快乐"的城市里,一枚售价几元钱的蒸饼,正是解读这份快乐密码的关键所在。 真材实料是秘诀 顺着王大爷的指路,在王顶堤一家没有招牌的糕饼店,记者找到了李师傅。 每天凌晨两点,他和妻子就起床开始和面。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