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管

Search documents
“借米下锅”到“自耕良田”,山东能源山东玻纤解锁供应链新密码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7-01 11:58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刘炳麟 石桥 走进山东能源山东玻纤(605006)七号生产线,机械轰鸣,职工齐菊山正拿着测温枪在捻线工序前巡 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让他眉间微蹙——随着技改后的新生产线即将投产,每天需要新增5000支8kg 奶瓶管,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 这个直径不足10厘米的玻璃管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隐形锁链":每年近百万支的采购量,不仅让成本 居高不下,更让生产计划受制于人。当外部供应商因各种原因减产或断供时,生产线不得不降速运转, 每分钟损失的不仅是产能,更是市场机遇 更精妙的破局之笔藏在工艺细节里,山东玻纤采用先进的熔制与成型技术,提升奶瓶管质量。"过去外 购管件每支需预留3%损耗率,现在自产合格率达到99.8%,仅此一项每年又能省下5万支备品。"杨风波 正在算着"成本减法"。与此同时,他们不断优化奶瓶管设计,通过取消管帽、优化管口结构等创新设 计,持续提升生产效率、优化材料利用率,预计每年可额外节省110万元。 "单台注塑机日产能约1700支,如果2台设备协同运行的话,每天能够满足5000支的日需求,目前该项目 已规划设备选型与生产布局。"杨风波说。 不仅是奶瓶管这一单品,在生产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