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蠕虫(神经纤维电极)

Search documents
脑机接口动态电极“神经蠕虫”成功制备
Ke Ji Ri Bao· 2025-10-08 23:34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多个科研团队联合东华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如 头发丝般纤细、柔软可拉伸、能自由驱动的神经纤维电极——"神经蠕虫"。该研究首次提出脑机接 口"动态电极"新范式,打破植入式电极的"静态"传统,为脑机接口电极研究与应用开辟新方向。相关研 究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脑机接口等神经接口系统中,电极是连接电子设备和生物神经系统的核心界面传感器。然而,当前植 入式电极均为静态,且植入后只能固定位置、局限采集,制约着脑机接口的应用和发展。 科研团队利用微创植入技术,成功实现神经纤维电极在大鼠腿部肌肉内稳定工作超过43周。植入13个月 后,其周围形成的纤维包裹层厚度平均不足23微米,周围组织的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织相当。相比之 下,传统不锈钢丝电极在相同条件下包裹层厚度超过451微米,且伴随显著的细胞凋亡反应。 此外,在外部磁场的操控下,神经纤维电极不仅能在肌肉表面游走,还可在植入后的一周内,每天变换 位置监测电极信号。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科研团队经过5年攻关,通过超薄柔性薄膜制备、导电图案设计等多个精细步骤,开发出直径仅196微 米、柔软可拉伸且能容纳60个独立信号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