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方法

Search documents
广西探索出老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排查方法
Guang Xi Ri Bao· 2025-09-05 03:16
这座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老矿山,矿区范围超过13平方千米,且地下巷道纵横交错,最深采区距 地表超过500米。长期开采形成的约9万立方米采空区,虽然目前保持稳定,但深部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潜 在的水文地质风险,始终是悬在安全生产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为棘手的是,井下生产设备产生 的电磁干扰,给传统探测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 对此,项目团队创新采用了"天地一体"的综合探测方案。地质技术人员利用微动法和谱比法捕捉天 然地震波信号,精准绘制出矿山采空区的三维形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追踪断层和破碎带的 分布,配合高密度电法与瞬变电磁法,将地下含水层和径流通道一一查明。同时,应用遥感技术快速全 面分析矿区的滑坡、塌陷分布情况,为开展采空区、塌陷区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特别值得一提的 是,地质技术人员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矿洞内部进行毫米级建模,让隐蔽的采空区在电脑屏幕上纤 毫毕现。 经过数月的艰苦作业,目前,地质技术人员已累计完成13平方千米的地质调查、5平方千米采空区 物探,共布设各类测点3200余个。通过遥感技术,在13平方千米的范围初步推测出7个区块约17万平方 米的疑似滑坡或塌陷区。 日前,在岑溪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