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农877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创新育种提产能
Jing Ji Ri Bao· 2025-11-03 22:37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从挽救新中国粮食危局的"碧蚂1号"到精准匹配的"定制芯片",从黄淮麦 区的品种主导到北方旱区的技术革新,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 广度与深度融入广袤田野,化为沉甸甸的丰收果实。 走进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馆,该校小麦育种的历史如麦浪般层层铺展。赵洪璋院士育 成的"碧蚂1号"曾创下单个小麦品种年推广面积9000万亩的纪录;李振声院士的"小偃6号"开启了远缘杂 交育种的新纪元;再到"西农979""西农511"三次入选国家优良品种,创新的火炬代代相传。 西农小麦育种的创新步伐持续加速。2025年,12个新品种一次性通过国家审定,类型覆盖半冬性、冬 性、春性,在抗倒伏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这些为不同生态区"量身定制"的品种,丰富了我国小麦品种 的多样性,提升了产能潜力。截至目前,西农小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8亿亩,为保障国家口粮 绝对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种源支撑。 在位于杨凌示范区五泉镇官村的玉米试验基地,西北耐密抗逆宜机收玉米新种质创制与应用项目现场, 金黄玉米棒堆成小山,学生们仔细核对编号条码,将对应编号网袋打开,取出玉米,量穗长穗粗,再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