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镀镍钢壳
icon
Search documents
预镀镍材料国产化进程“提速”
起点锂电· 2025-03-15 10:09
32/40/46/60等系列大圆柱电池的加速应用下,带动圆柱电池产业链迎来又一个春天。 起点研究院(SPIR)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圆柱电池出货151.2GWh,同比增长24%,预计 2025年-2030年出货量将保持增长。得益于此,市场对圆柱电池材料、设备等细分产品的需求 也会进一步提高。 但与机遇同在的是,随着圆柱电池尺寸的加大、性能的提升,行业对圆柱电池材料和设备的要 求也持续加强。 比如在材料端,正极材料朝着高镍材料、锰基材料升级;负极材料加速朝硅基负极转换;电解 液及隔膜也在进行产品迭代;此外 圆柱电池封装壳体材料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升级。 01 电池壳工艺升级方向确定 据悉,圆柱电池传统封装材料包括钢壳和铝壳。钢壳安全性高、化学性质稳定、密封性好,但 重量较大;铝壳重量轻、可塑性强,但是强度较低,极端情况下容易发生电解液泄露问题。目 前来看,市场采用钢壳作为圆柱电池封装的企业较多。 但传统钢壳采用后镀镍工艺,即将冷轧钢板冲制成钢壳后再进行滚镀。这种工艺容易导致电镀 层的龟裂,且加工性能较差,耐腐蚀性差。因此当前市场将传统钢壳主要应用于低端锂电池及 储能市场,而伴随锂电市场对产品性能及安全性要求的变化 ...